盘锦鑫诚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欢迎您!| 2025年8月14日  星期四
 
新闻动态
 
集团动态
时讯要闻
媒体聚焦
国企改革
时讯要闻
新闻动态>时讯要闻
 
【潮涌辽滨】破茧成蝶启新“城”:辽滨经开区商贸服务业描绘产城共荣新图景
发布时间:2025.08.06

当电音节的余韵还在辽东湾海风中回荡,辽滨经开区的居民小区已升腾起新一天的烟火气。这组看似跳跃的场景,是这座产业新城商贸服务业蝶变的鲜活写照。

“机器轰鸣”的工业高地到“产城共荣”的活力新城,辽滨经开区以“二次创业”为统领,在补齐服务业短板的征程中,书写着城市功能激活、产业结构重塑、民生福祉升级的时代答卷。

破局之道:以商贸服务业为钥,打开城市发展新维度

“问渠那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商贸服务业,是辽滨经开区破解“工强商弱”困局的“源头活水”。

作为连续6年跻身全国化工园区30强的工业园区,辽滨经开区曾面临“产业孤岛”的尴尬:生产车间的精密仪器日夜运转,周边社区却难寻一家高端便利店;港口码头的巨轮往来如梭,岸边景区的游客却不见增多。“统筹港产城融合发展,补齐服务业短板,既是激活城市功能的当务之急,也是完善产业结构的应有之义,还是满足群众生活的迫切之需。”今年2月,党工委管委会发展商贸服务业的“动员令”,道出了发展的关键命题。

商贸服务业1.0版本的开启,首先让城市功能从“单一生产”转向“多元生活”。辽东湾实验高中旁的口袋公园里,凉亭、自行车棚和四季绿植,将路边地块转化为家长等候孩子的“温馨驿站”;宏冠大厦西侧的口袋公园,以蜿蜒步道串联起健身与休憩的“活力舞台”;盘锦职业技术学院门外的小公园,成为学生青睐的“打卡地”。这些由闲置地块改造的“微空间”,恰是“产业聚人、商贸留人”的动人注脚。从“工作在辽滨”到“生活在辽滨”的转变,藏在华源时代城卡塔利亚全球零食自选店琳琅满目的商品中,融在兴隆商业街潮尚火锅蒸腾的热气里,印在金帛滩“邮局”的有声明信片上,写在水韵嘉邸居民周女士“不用再往市区跑”的笑容里……当商业配套像毛细血管般渗透进城市肌理,曾经的“产业孤岛”便有了烟火气,成了“心灵的归宿”。

产业结构的完善,则在“补短板”中筑牢了经济大厦的根基。港口周边崛起的物流贸易业态,与化工园区的生产需求无缝对接;荣兴民宿通过抖音直播推广的“稻作人家”品牌,让农业与文旅碰撞出新火花。上半年,海景酒店等三家商贸企业成功入库,住宿业、餐饮业营收逆势增长18%和19.7%。这些数据说明,当商贸服务业与工业协同起舞,经济生态的抗风险能力便会不断增强。

发展的终极意义,始终落在“人”的身上。从社区便利店到综合性购物中心,辽滨经开区用“15分钟便民生活圈”的蓝图,回应着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”。正如露营爱好者孙大鹏所说:“在这里,既能找到奋斗的舞台,也能找到生活的诗意。”

实践之策:以系统思维为纲,编织高质量发展经纬

“一子落,满盘活。”辽滨经开区商贸服务业的突围,始于一场“致广大而尽精微”的系统谋划。

商务部门挑灯夜战绘就的发展蓝图上,“没什么上什么,缺什么补什么”的务实理念格外清晰:学校周边建活力商街,医院附近配医疗服务,港口区域兴物流贸易,“双滩双岛双湖”则被打造成文旅“项链”。这种精准施策的智慧,恰是“拉长板、补短板、锻新板”的生动实践。

政策的温度,是激活市场的“催化剂”。辽滨人将提升消费能级作为重中之重,税收优惠为企业“减负”,资金扶持帮项目“破局”,“绿色通道”让项目落地“加速”。招商精锐尽出,京津冀顶流商圈精准对接,长三角企业合作洽谈,区域餐饮连锁实地考察……这些忙碌的身影背后,是辽滨人用真诚招引商贸“金凤”,用服务换来市场信心。而新成立的市场监管部门,正像一位公正的“裁判员”,通过打击假冒伪劣、规范竞争秩序,为市场生态注入“公平正义”的养分。

城市功能的升级,展现“细节里的匠心”。兴港路绿化带里,国槐与丁香交错生长,既成生态屏障,亦是景观长廊;宏冠大厦西侧的口袋公园承载着居民健身、社交的日常。这些“见缝插绿”的巧思,让“城在绿中、人在景中”从愿景变为现实。交通配套的优化同样贴心:增多的网约车、加快的公交线路,不仅解决了“出行难”,更让商贸网点与居民区、产业区连成“活力网络”。

文旅融合的创新,则为发展打开了“新空间”。春季的《大美盘锦・魅力辽滨》群星演唱会、五一假期各景区的旅游热潮、端午的油纸伞文化节、初夏的单身青年交友音乐派对、盛夏的金帛滩电音节,辽滨经开区用“四季有主题、月月有活动”的节奏,让“双滩辉映、双湖潋滟”的生态优势转化为文旅动能。金帛滩电音节上,千架无人机在夜空拼出“辽滨欢迎你”的图案,海上飞人与沙滩派对相映成趣,三天时间吸引数万名外地游客。这种“音乐+旅游”的模式,正是“文商旅融合”的鲜活样本。

上半年,经开区文旅市场收获颇丰,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,更实现了良好的营收业绩。这背后,折射出的是文旅市场从单纯的“流量”积累成功转向“留量”沉淀,也是从短暂的热闹景象迈向长久繁荣发展的重要跨越。

更动人的,是“众人拾柴”的合力。农发集团打造的“一站式”直播圈,让农产品搭上数字快车;鑫诚集团与设计机构的对接,为文旅融合注入创意灵感。文旅融合、民营企业座谈会上,企业的点子、专家的方案碰撞出火花,共同编织着商贸服务业的发展经纬。正如一位参与者所说:“这里的发展,不是政府的‘独角戏’,而是所有人的‘大合唱’。”

共生之境:以产城融合为魂,勾勒高质量发展新图景

站在金帛滩的沙滩上远眺,工业厂房的轮廓与文旅景区的剪影在霞光中交融。这幅“产城共生”的画面,是辽滨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终极指向。

“工业高地”到“文旅热土”的转身,不仅是业态的丰富,更是城市气质的重塑:硬核的工业实力是“骨”,柔软的商贸服务是“肉”,人文自然的温度是“魂”,三者共生共荣,方能成就“近者悦,远者来,居者安”的境界。

这种共生,体现在“生态与发展”的平衡里。辽滨的绿色嬗变,从来不是“舍产业而保生态”的单选题。口袋公园的健身器材旁,能望见远处的厂房和高塔;电音节的霓虹灯下,可听见港口货轮的鸣笛。当“工业锈带”蜕变为“生活秀带”,当“化工园区”与“露营胜地”和谐共处,辽滨经开区证明:高质量发展,是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的“三生融合”,是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
这种共生,写在“流量与留量”的转化中。游客为电音节而来,却可能因美丽的滨海风情留下;为露营风景而来,或许会被产业园区的招聘启事吸引。上半年,线上住宿业的增长数据,景区与企业的“特惠门票互动”,都在诉说一个事实:当商贸服务能满足“游、购、娱、居、业”的全链条需求,“过客”便会变“常客”,“游客”能成“居民”。一位外地创业者感叹:“这里既有干事的平台,也有生活的味道,让人来了就不想走。”

 

潮起时,且看这方水土,机器仍在轰鸣,烟火依旧升腾。这,便是新时代辽滨最动人的模样,既有产业的筋骨,也有生活的血肉,更有生长的无限可能。

 

   
关于鑫诚
  集团简介
  企业文化
  发展历程
  组织结构
   
新闻动态
  集团动态
  时讯要闻
  媒体聚焦
  国企改革
   
党务视窗
  鑫诚党建
  党群活动
   
业务运营
  业务领域
  所属公司
  合资合作
  经典案例
   
联系我们
  联系方式
  社会招聘
  表格下载
 
备案号:辽ICP备15011431号-2